《中時》頭版報導:台灣西部海岸線退縮嚴重,台灣也由「胖番薯」變「瘦地瓜」。坦白說,台灣沙灘流失、海岸線後退是一直存在且進行中的現濾水器 光頭水實,若不是水利人士點滴的努力,台灣地圖早就變成香蕉了!

先看看我們對海岸的態度吧。早期兩岸軍事對峙、情勢緊張,除了少數海水浴場外,海岸通常就是圍著鐵絲網與碉堡,甚至是布滿地雷、反空降、反登陸的軍事管制區。即使解除戒嚴後,也是把垃圾掩埋場、汙水處理廠、焚化廠、火力發電廠等「嫌惡設施」往海邊擺。有關海岸的專法《海岸管理法》,直到民國104年2月4日才得以公布施行,而該法的主管機關是內政部,但現在講到海岸管理,大家還是只想到水利署河川局,可見禦潮防災還是海岸管理的主軸。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



只是河川局的人員多是土木工程師,傳統的混凝土海堤被嫌醜陋,受限於「減少人工海岸」的關鍵績效指標,只好降低海堤高度,並以突堤、離岸堤等方式替代,水利署還成立「海岸環境營造計畫服務團」,邀請外部專家來協助,希冀除了防災更要兼顧環境,但從民國93年執行到現在,每年約1億元的經費,對照約1600公里的海岸線,可說是杯水車薪。

更困難的是,基本資料不足。學術界有各種數學模型來模擬海岸的變遷,負責任的港灣建設也一定會在建設前模擬未來海岸變化。但模擬所需的河口流量、輸砂量、海岸波浪潮流資料呢?沒有這些資料,任何模擬都失其意義。但這些資料必須年復一年、花大錢,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取得。民國70年代,河川局曾有同仁因測量淡水河口流量而殉職,我們已付不起這麼昂貴的代價。

海岸線維護只好先關照局部,優先保護重要對象,因此產生的副作用、後遺症只好暫時忽略。台南黃金海岸突過濾器 光頭水堤養灘,養灘有成,但確實沒了海天一色;但不要任何工程,又想保留海天一色,那番薯可能繼續瘦下去變香蕉了。(作者為退休水利人員)

(中國時報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arlsolaurad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